close
為什麼台灣人不談殖民文化?
今天去聽了公平貿易咖啡的演講,說實在的和我想像中的差很多。
算是另外一種視角的詮釋公平,可以說是小人物的奮力搏鬥。
演講者先引述了別人說的話:每一杯咖啡的背後都是一部殖民史。
然後講了很多,總之他是一個咖啡進口商,用高10%的價格向農民收購咖啡豆。
農民可以獲取較高的利潤,可能可以改變生活。
然後這個公平貿易咖啡,也在當地做回饋,例如提供技術、資本、獎學金給當地大學等。
甚至從台灣派很多義工(通常是學生),進行兩地交流。
從以上文字來看,我覺得這件事情真的很有意義,也值得推廣。
不過演講者拒絕一切西方文化,尤其是資本主義,所以他們不用一般媒體,
甚至沒有架設網站,算是對於"這種"體制下的小小抗爭。
演講者也拒絕由西方拍攝的雨林紀錄片,拒絕 discovery 或國家地理頻道,
他說那種由西方高高在上、強權角度拍攝的雨林,跟當地人居住的雨林不同。
演講者說他沒偉大到想去拯救別人國家的雨林,因為那是別人國家的責任。
但是他希望看到的是當地人有能力去訴說雨林的故事。
他說咖啡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背後的人。
如何跟人發生關係,咖啡僅是媒介。
所以他願意長達十年經營他與印尼當地人的感情。
他說他想要改變資本主義結構,甚至是全球壟斷的咖啡貿易市場。
當他知道咖啡的成本以後,他就知道咖啡是利潤高昂的行業。
但這些依舊不重要,他希望幫助印尼的農民,擺脫貧困。
網路上有很多關於吳子鈺的報導,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
甚至公視也有相關的影片,據說很感人。
我覺得我年紀越來越大,心腸也越來越硬。
可能是今天演講的時間太短,我還沒被說服。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