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巧。
承續著昨天的議題,今天很巧的在報上看到一篇文章《知死亡紀事的賈西亞‧馬奎斯》。
裡頭節錄了馬奎斯的話,他說:「我寫作是為了感到身邊總有同伴,為了讓朋友更喜歡我。」
喜歡這句話,卻也覺得這句話帶著淡淡的哀傷。
---
覺得很累,所以還是選擇原諒,懷抱憤怒消耗能量。
逃走是懦弱的表現嗎?又或者只是懶惰。
什麼都擁有的你何必無病呻吟。
可我覺得什麼都擁有的你缺乏愛。
那種恬淡而平凡的幸福,只要滿足就唾手可得。
可以拋開一切的不自私,然後老派的說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答應自己不再想。
如果自己無法認同;
如果他們喜歡那種樣子;
放棄他們也無所謂。
三段論法說所以自己就只好放棄那一切主流而逆流而上。
而逆流而上往往是孤獨且黑暗,痛苦且艱辛的。
為什麼不選擇輕鬆的路走?
事不關己的話,你可以用五個哈帶過。
然後淡淡的嘲諷,最後你表現出一些一致性。
我突然開始後悔。覺得你和他們原來沒什麼不同。
不要分你我。
沒有人跟我站在一起。
我在懸崖邊。或者在山洞裡。
看著海浪。或者光。
如果懂得羨慕,就該包容。
讓自己變正常。多希望自己正常。
沒有惡意反射性思維,比起懷抱惡意,更傷人。
恩,某種含義上,也更蠢。或者無心。
不,果然還是蠢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