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這幾天去參加了國際研討會,吃得很好,也得到很多新知。

為什麼工作這麼累,如果可以就很單純的作研究,該有多幸福呢?

我好羨慕達爾文,因為他家有錢得要命,一輩子不工作也不會怎樣。

他就是有錢可以搭著小獵犬號去環遊世界(還把島上的陸龜吃到快絕種那樣),

就憑著那四年半的放浪生活,接著宅在家研究藤壺40年。

他說他思考的速度很慢,可其實也是早早就完成了演化論。

 

最近在看的一本書叫做《慢想力》,我不是很推薦。

旁徵博引的一本書,但是並沒有把每一個引用的文獻列在書末,

而且我常常覺得他引用的文獻沒辦法支持他的論點,

或者引了很多文獻後,作這就下了一個好像完全無關的結論。

 

作者說現代人應該要少用電子產品,因為這些東西已經干擾你的注意力,

你應該要把手機、email 都丟到一邊,這樣你才能專注的思考。

可是作者同時也提到你應該要多和人聊天與交流,才能交換更多的資訊。

不過如果太多人跟你交流,你又會沒辦法專注思考,

所以結論就是:"你應該要獨處,但不能獨處太久,有時候還是要跟人說話,

但要如何拿捏這個份際?恩...你自己想辦法。"

這不就等於沒說嗎?

 

這本書唯一的一個讓我有啟發的點就是其中有一份研究說,

現代人因為使用電腦,習慣了這種可以馬上得到反饋的系統。

久而久之,對於反饋的速度的需求越來越大。

舉例來說,你傳 line 給別人,會希望對方馬上回你,已讀不回讓人焦躁。

然後作者下了一個結論,年輕人在組織中沒有快速得到晉升,就拂袖而去。

我就在想我該不會就是這種人吧!

努力一年後,覺得這個計畫其實不是很需要研究人員,而是需要打雜工,

我再怎麼努力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要邊打雜,

最後那些想法因為不能讓妖魔鬼怪知道,所以只要專注在打雜上就好

的我,該不會就是因為在組織中沒有快速得到晉升,而想要拂袖而去吧?

 

FB常常會有人分享一些企業或職場文,有一篇是說同一個公司你至少要待三年。

是一個日本人說的,但我現在已經都不相信日本人說的話了!

什麼有錢人用長夾、被討厭的勇氣、一個公司待三年、主管沒說你也該知道的事情,

都是屁話一堆啦!日本人往往都是用一個很奇妙的觀點在看世界。

 

一直以來我都想要效法的每天只工作六小時的威猛男人標哥,竟然提了離職。

我一直以為對工作沒有熱情的人是沒辦法在同一個崗位太久,最近才知道一百個例子裡有95個例外。

有些人就是覺得工作就是工作,"熱情是三小,我只聽過薪水而已"。

然後威猛男人標哥提離職的原因是要去讀 phD,這個發展好像也不該意外難怪他有這樣的工作態度。

因為之前在樓上的雙面必曲男就是因為等公職放榜,才來敝公司消磨時光,打打零工的,

他對於計畫和相關工作人員之態度,也事不關己,能賴則賴。

恩....,不過說實在的,大部分的人都也或多或少是這種態度,真正作研究的人多嗎?

 

我想我真的就只是希望有很多的反饋,希望大家跟我一樣投入在氣候變遷,

希望有自己的團隊,希望團隊裡的人上下一心,希望大家每個禮拜開會一小時分享 idea,

希望每個禮拜都有研究進度,希望自己讀的是 paper 而不再只是研究機構報告,

希望自己的想法被肯定或被反駁,我只是希望跟我的同事聊聊公事怎麼會這麼難阿?

大多數我們聊的都是公司很糟,東西很好吃,小孩長很大,放假去哪玩,還有雜事。

不過慢想力的作者告訴我們不要灰心,創意往往都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shark 的頭像
    blueshark

    murmur from US

    bluesh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