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上次去了一趟台東以後,對於台灣原住民的看法也不同了。
加上宿舍裡的第四台被斷掉,現在也只有基本台可以看,
最常收看的反而是公視和原住民電視台。
原住民電視台有很多有趣的節目,用很多有趣的方式介紹原住民文化。
例如美食節目、旅遊節目等,其實很多元化而且很多都蠻有趣的。
昨天看的兩個節目,一個是部落大小聲,探討南迴醫院的建立。
以及另外一個節目介紹歷坵部落,是一個魯凱族和排灣族共同生活的部落。
(上次去參加小米豐收祭的是排灣和阿美族共同生活的部落,近20年才漸漸回歸排灣)
南迴醫院的建造是由一位徐醫師發起,並且自行募款六千萬,希望建造20個病床的醫院。
台東地形狹長,若是發生重大傷病,可能必須要行駛一百公里的距離到大醫院就醫。
住在都市可能很難想像,光是附近的一條街上就有皮膚科、眼科、小兒科、復健科等診所。
台東的醫院也缺乏醫療人員,政府正在擬定修改辦法讓公費醫生優先分發到醫療人員不足的地區。
我所訝異的是部落大小聲這樣的節目,直接讓族人和議員、醫生等相關人員討論的方法,
這個節目的主持人也能很恰如分際的掌握每位來賓的發言時間、節奏等等。
可以很公開的暢談自己關注的議題,光是建構這個平台就值得讚賞。
關於南迴醫院的部分,族人的訴求很明確,包括要興建在地醫院、新增公車路線、醫院有族語服務。
全台灣的民眾所繳納的健保費都是一樣的,但台東地區的民眾卻無法便利的獲得醫療照護。
全站熱搜